【宣導】登革熱及屈公病防治與校園防護措施
說明:
近期國內外登革熱及屈公病疫情均有上升趨勢,國內已出現本土病例與群聚疫情,且境外移入病例多集中於東南亞國家。由於目前正值高溫及多雨季節,環境積水容器易增加,利於病媒蚊孳生。為降低校園內傳播風險,請配合以下事項:
校園環境防治工作
- 開學前請各單位完成全校區孳生源巡檢與清除(含房舍、空地、空屋、工地及公共設施)。
- 雨後 48 小時內務必巡檢並清除積水容器,持續落實「巡、倒、清、刷」
- 加強高風險地點(如空屋、工地、積水容器堆置區)管理,降低病媒蚊密度。
健康監測與就醫
- 暑假或近期有前往流行地區旅遊者,返國後應自我健康監測 14 天。
- 登革熱與屈公病潛伏期約 2~14 天,可能症狀包括:
- 發燒 、頭痛 、後眼窩痛、肌肉痠痛、關節痛或關節炎、皮疹、噁心嘔吐 、倦怠。
- 出現疑似症狀時,應立即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或活動史,以利早期診斷與通報。
病毒血症期個案防護
- 即使 NS1 快速檢測為陰性,仍可能處於發病前 1 天至發病後 5 天的「病毒血症期」,具傳染力。
- 此期間個案應避免被蚊叮咬,建議:
- 睡覺掛蚊帳
- 外出塗抹核可防蚊藥劑
- 避免不必要外出
- 學校應加強關懷提醒,並建立健康回報與及時通報機制。
人員防護措施
- 執勤或清潔人員請穿著淺色長袖衣褲,裸露部位塗抹核可防蚊藥劑。
- 進行環境清潔時,應穿戴口罩 、防水手套 、雨鞋長靴 等裝備,確保人身安全。
查詢與資源
- 疾管署全球資訊網
- 防疫專線:1922 或 0800-001922
- 桃園市衛生局官網(含衛教資料)